• 男科古今丨失眠健忘只是肾虚?“症病同治”调理两个月重回健康

  • 发布日期:2025-10-12 15:18    点击次数:59

    【男科古今】专栏由广东省中医院陈志强教授带领男科团队主创,针对“难(男)言之隐”,宗上工之旨,博古采今,奉上专业指导与建议,为男性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作者

    案例分享

    男科古今

    37岁的邓先生是位办公室职员,2个多月前

    带着困扰

    他3年多的“难言之隐”走进广东省中医院男科陈志强教授的门诊。

    久坐后睾丸疼痛

    是他的主要诉求,但进一步询问下,问题远不止于此。

    当下主诉上腹胀痛、反酸,还伴有双侧胁肋部不适、腰痛、久坐后睾丸疼痛、尿色黄、大便稀烂、口干口苦等症状。

    展开剩余86%

    更令他焦虑的是,近年来记忆力明显下降,经常健忘,且夜夜失眠多梦,这已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邓先生坦言,性生活质量也大不如前,而平日因工作繁忙,从未进行规律体检。

    陈教授细探病因,发现邓先生3年前因性生活频繁且应酬多、饮酒量大,开始出现睾丸疼痛。初期未予重视,之后症状逐渐加重,终致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经详细检查,邓先生舌淡红有齿印、苔微黄、间有裂纹,脉浮。辅助检查显示2024年曾体检及耳鼻喉检查,同时检查前列腺相关指标及HIV、支原体等均未见异常。

    明确诊断:

    中医诊断:

    1.胃痞病(脾虚气滞,胃气不和);2.疝气类病(肾虚血瘀)

    西医诊断:

    1

    .

    胃炎

    2

    .

    前列腺炎性疾病

    3

    .

    焦虑障碍。

    “症病同治”的诊疗策略

    陈教授制定了个性化的“症病同治”方案:

    1.完善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泌尿系彩超、阴囊彩超等)

    2.针对目前胃痞病,脾虚气滞,胃气不和,采用中药内服,以调和胃气、行气消痞兼理气行滞为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一周后复诊,

    邓先生欣喜告知腹胀反酸已消失,睾丸疼痛缓解,尿色转清,腰酸改善。但大便仍偏烂,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及性功能减退依然存在。检查结果提示炎症指标和血脂仍异常。

    陈教授

    据此调整辨证为肝郁脾肾两虚证

    中药改为

    疏肝解郁,健脾益气,补肾益精

    为原则治疗。

    继续调理

    两个

    月后

    邓先生的症状显著改善:睾丸疼痛基本消失,健忘和失眠多梦情况大为好转,性功能基本恢复至3年前水平。

    面对如此明显的疗效,邓先生既惊喜又困惑:“陈教授,为什么治疗睾丸疼痛和肾虚,连我的失眠健忘也好了呢?”

    健康科普知识

    男科古今

    肾虚为何导致失眠健忘?

    邓先生的疑问,正揭示了中医整体观的精妙之处。其内在关联可从经典医籍的核心论述与现代研究的佐证中得到清晰阐释。

    《黄帝内经》早已阐明:“肾主骨生髓,髓通于脑”,认为

    肾精是脑髓生成的物质基础。

    明代医家李时珍更直接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而脑的功能正常发挥需依赖肾精的充养。

    肾精充足则脑髓充盈,思维敏捷,记忆力强,睡眠安稳;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出现头晕、健忘、思维迟钝、失眠多梦等症状。

    中医的“肾”和“脑”不等同于西医的“肾”和“脑”。

    肾虚的典型表现

    1.记忆力减退:

    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

    2.注意力不集中:

    难以持续专注完成工作。

    3.思维迟钝:

    反应速度变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

    4.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5.伴随症状:

    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眩晕、夜尿频多等。

    实用调理方法

    1.食疗补肾,首选豆类

    《素问·金匮真言论》将豆归类为“肾之谷”,指出豆类与肾有特殊亲和力。发酵豆制品(如豆豉、纳豆)更具补肾功效。

    推荐食疗方:

    黑豆核桃粥

    黑豆30克,核桃仁15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每周3-4次。黑豆入肾经,核桃补肾健脑,协同发挥补肾填精之功。

    2. 良好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晚上11点前入睡。

    (2)适度运动: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养肾过程中,适量的运动尤其不可或缺。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激活肾阳。

    (3)节欲保精:

    避免过度性生活,防止肾精过度耗伤。

    (4)护腰脚:

    注意腰部和足部保暖,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腰为肾之府。

    3. 穴位按摩助眠健脑

    涌泉穴:

    足底前1/3凹陷处,每晚睡前按摩5分钟,有引火归元、安神助眠之效。

    肾俞穴:

    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双手搓热后摩擦该穴位至发热。

    百会穴:

    头顶正中,轻轻叩击或按摩可提升阳气、清醒头脑。

    更多专业问题,请关注“广东省中医院男科”微信公众号,或通过“广东省中医院服务号”挂号男科专家咨询问诊。

    广东省中医院男科

    广东省中医院男科起源于1988年开设的前列腺炎专科门诊,经过三十多年的传承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明显的品牌科室。

    专科拥有广东省名中医等高级中医人才,一方面系统整理中医古籍,充分挖掘和继承前人先贤的诊疗经验;另一方面,结合中西医现代研究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症病同治”学说以及“前列腺癌分期论治”学说,丰富了中医男科理论,在少弱畸精子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男性性功能障碍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专科也充分发挥微创技术优势,开展显微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显微输精管复通手术、精囊镜手术、显微取精手术等对因治疗措施,与中医特色治疗协同增效。

    专科年服务患者超10万人次,在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大学城医院、芳村分院均设有门诊。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发布于:广东省